来源:
作者:
时间:2024-11-28
点击量: 次
市城市管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以打造“温暖鹰城”为目标,全力推进市中心城区集中供热“汽改水”工程,提升城市集中供热保障和服务水平,实现冬季供热“及时、安全、平稳、优质”。
一是专班运行,强化协调督导。按照市政府要求,以市城市管理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平顶山热力集团及设计单位成立前线指挥部,做好工程优化设计、质量安全管理、统筹协调推进等工作,指挥部挂图作战、坚持每日召开工作碰头会,每周组织各区召开工作推进会,听取情况汇报、协调解决问题。每日编发工作简讯,每周编发工作周报,对工程进度、存在问题等进行总结通报。
二是上下联动,推动工作开展。市级成立前线指挥部,各区政府成立工作专班,各区牵头组织红线内二次网及热力站改造,实行县级干部包办事处,科级干部包社区,每个小区均成立了由多单位人员组成的工作队,强力推进改造工程进展。市区两级坚持日调度,周例会制度,及时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改造工程顺利开展。
三是优化方案,提升设计质量。工程采用先优化规划设计方案、后施工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对重要路段、关键节点、地下管线复杂的部位设计进行优化提升,最大限度减少道路开挖,将原来60.44×2公里的管网长度优化至53.75×2公里;为有效解决长期以来末端用户不热问题,充分考虑平东电厂和姚孟电厂位置和供热能力,通过新建稻香路南段、体育路中段等热力管网,打通末端环路,实现管网互联互通,提升供暖效果;将弱电入地同“汽改水”主管网施工有机结合,同步制定计划、同步施工,制定管线入地方案,要求弱电入地、强电并杆。
四是争取资金,减轻群众负担。为解决工程建设资金问题,市政府协调国家开发银行向供热企业提供融资贷款,用于一次管网建设和换热站改造;利用老旧管网改造中央预算内奖补资金用于小区红线内老旧供热设施改造。为降低群众供暖改造支出,坚持改造费用多元分担机制。热源改造费用由热源企业承担,供热主管网改造费用由供热企业承担;考虑本次改造多为老旧小区和工矿区居民,部分群众收入不高,小区红线内供热设施改造推行政府、企业和居民分担方式,政府和供热企业拿大头,居民费用分担率仅占红线内供热设施改造总费用的4.8%。
统筹:李庆辉
审核:刘海燕
作者:李世鹏
排版:史璐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