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
时间:2025-06-13
点击量: 次
入夏以来,平顶山市平均气温持续在 27~40℃之间跌宕。当城市开启“炙烤模式”时,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始终坚守在街巷深处,如同城市的“眼睛”,紧盯着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用脚步丈量城市肌理,以汗水守护城市安全,在烈日下书写着城管人的责任担当。
高温下的 “移动探头”:让问题无所遁形。早晨8:00点,日晒和高温已然强势登场,城市管理信息采集员也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不同于常人追寻风景的目光,他们用火眼金睛,聚焦着城市肌理中的 “病灶”:松动的窨井盖边缘、绿化带里的白色垃圾、歪斜的交通指示牌…… 这些易被忽视的 “城市微恙”,在他们眼中都是亟待上报的“紧急信号”。每一次俯身拍摄、每一次精准定位,都让城市在 “发现-处置-结案” 的治理链条中,逐步褪去瑕疵,焕发出安全宜居的光泽。
与“炎”共舞的坚守:用汗水诠释责任。上午8:00点,信息采集员张军伟手持“城管通”开始在网格内巡查城市管理相关问题。烈日当空,他无暇顾及湿透的衣衫,专注地拍摄、定位人行道倾斜的立杆,第一时间将信息上传至数字城管平台。正午时分,采集员刘文梅穿梭在街巷角落,对暴露垃圾迅速完成“拍照-定位-描述”三连操作,动作精准流畅。“越是高温天气,环境卫生和市容秩序越容易出问题,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她抬手拭去脸上的汗水,语气坚定有力。这些在烈日下奔忙的身影,让“坚守” 二字便有了最生动的诠释。
数据背后的温度,守护城市“烟火气”。翻开上半年的治理账本,一组数据诉说着坚守的分量——信息采集员累计上报案件45937件,日均300余件。从井盖缺失的 “致命陷阱” 到路面破损的 “绊脚隐患”,从违规广告牌的 “高空风险” 到占道经营的 “秩序梗阻”,当这些案件被逐一处置、闭环销号,城市的 “烟火气” 便有了更坚实的依托:修复的井盖、平整的路面、整齐的牌匾,规整的摊点……信息采集员们用显微镜般的细致,让城市在精细治理中保持着鲜活而有序的呼吸——这是数据背后的民生温度,也是高温下最动人的坚守答卷。他们用汗水浸透的背影,谱写出一曲属于城市守护者的夏日“战歌”。
统筹:李庆辉
审核:刘海燕
作者:赵锐
排版:张春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