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推荐: 城市管理 行政处罚
您的位置: 首页 > 动态要闻 > 城管动态
闻“汛”而动保平安 多策并举护民生 全市城市管理部门强力应对强降雨天气

来源:

作者:

时间:2025-06-24

点击量:


6月18日以来,面对强降雨天气,全市城市管理部门迅速响应,通过提前部署、隐患排查、高效排水、雨后清理等举措,全力做好防汛工作,保障城市道路畅通与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部分单位还兼顾民生服务,在防汛的基础上积极解决群众诉求,全方位守护城市安全与正常运转。

 

市城市管理局以快制汛保畅通守护城市“生命线”

暴雨突袭,汛情就是冲锋号!市城市管理局闻令而动,以“汛”为令,迅速构建起高效防汛体系。面对新城区未来路与长安大道交叉口等多处积水超30厘米,龙翔大道涵洞桥积水深达80厘米的险情,立即组织示范区市政园林局、示范区城市管理局等单位,调配“龙吸水”等大型移动泵车及专业抢险队伍,争分夺秒开展抽排作业。经过近6个小时的连续奋战,截至当日18时,龙翔大道涵洞桥恢复通车,新城区各积水路段全部“清零”,道路交通秩序恢复正常。老城区虽降雨稍迟,但市城市管理局早有部署,秉持“防患于未然”的理念,提前谋划、周密安排。在15时30分短时中阵雨来临前,已提前统筹协调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高新区城市管理局、市市政环卫事务中心、市污征中心、示范区城管服务中心、公用行业事务中心、公共空间服务中心等单位,组建400余人防汛应急队伍,出动50余台巡查车辆,在6处重点易涝区域预置“龙吸水”移动泵车,形成“监测 - 预警 - 处置”全链条防汛防线。通过精准的实时水位监测、科学的调度指挥,成功实现老城区平稳度汛,未出现任何明显积水现象,以实际行动守护了市民出行安全,保障了城市运行“生命线”的畅通无阻。

市市政环卫事务中心闻讯出击显担当 筑牢防汛保平安

该中心闻“汛”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全力构筑防汛安全屏障。险情就是命令!防汛队伍争分夺秒奔赴一线,在积水路段设置醒目警示标志、拉起安全警戒线,以最快速度阻断安全隐患。同时,多组抢险人员分工协作,徒手清理排水口枯枝落叶、垃圾杂物,利用专业设备疏通堵塞管道,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阻。针对城市排水“主动脉”,工作人员开展“地毯式”排查,逐段检查管网运行情况,对易淤积点位重点整治,从源头消除堵塞隐患。面对易涝区域,该中心建立24小时轮岗监测机制,通过专人驻守、动态巡查,实时掌握积水变化情况。依托智慧城管平台,实现积水数据实时采集、共享,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确保应急处置无缝衔接。通过“线上监测+线下巡查”双管齐下,全面提升防汛工作的精准性和时效性。随着汛情发展,巡查频次不断加密,工作人员时刻紧盯天气变化,密切关注道路通行、排水设施运行状况,做到隐患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全体人员坚守岗位、连续奋战,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城市平稳有序运行。

宝丰县城市管理局积极应对暴雨极端天气全力守护城市安全

该局迅速响应,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守护城市安全。一是提前预警,全面部署。在接到气象部门暴雨预警信息后,县城市管理局高度重视,立即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召开紧急会议,对防汛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确保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多种渠道向市民发布雨情预警信息和出行提示,提醒市民做好防范措施。二是加强巡查,排除隐患。成立专项巡查小组,组织各部门工作人员,对低洼路段、地下通道、桥洞、排水管网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隐患排查,重点排查易积水路段,通过实时监测各桥洞水位变化,提前在低洼桥洞周边设置警示牌、反光锥,同时调拨抽排水设备等防汛物资,确保物资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三是快速排水,保障通行。暴雨期间,全体干部职工进入“战时”状态。对高铁立交桥、焦柳铁路立交桥、焦柳铁路五线桥以及城区积水点采取“一点一策”处置,通过打开雨水井盖、增设临时排水泵、清理管道杂物等方式加速排水;在积水较深区域设置警示标识,安排专人值守,引导车辆、行人安全通行。与此同时,操作大功率抽水泵,将桥洞内积水抽排至市政管网,对堵塞的排水口徒手清理杂物,保障排水畅通。经过连续奋战,城区主要道路积水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排除,交通秩序迅速恢复正常。四是雨后清理,恢复环境。降雨结束后,环卫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对城区道路进行全面清扫和冲洗,清除路面淤泥、杂物和垃圾,恢复道路整洁。同时,对被雨水冲倒的绿化树木进行扶正、加固和修剪,确保绿化景观效果。园林部门还对城区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为市民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环境。

舞钢市城市管理局未雨绸缪筑防线打好防汛“主动仗” 

为切实做好此次极端降雨天气应对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局迅速行动、周密部署,扎实推进防汛各项工作落实。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压实防汛责任。组织召开防汛工作专题会议,全面传达上级防汛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细化职责分工,为防汛工作有序开展提供坚实组织保障。二是全面排查整治,筑牢安全防线。在降雨来临前,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对城区广告牌、排水管网、路灯照明等设施进行拉网式排查,对排查出的松动广告牌及时加固,清理排水管道杂物,确保排水畅通。同时,强化防汛物资储备,全力做好强降雨防范工作。三是加强值班值守,科学应急处置。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和险情变化,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汛情动态。降雨过程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应急力量开展抢险处置,做到了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新华区城市管理局全力应对强降雨天气扎实筑牢防汛安全网 

该局迅速行动,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积极投入防汛工作,全力保障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的正常运转。降雨伊始,该局立即启动防汛应急响应机制,全体防汛人员迅速到岗到位。局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全面调度指挥防汛工作。各部门密切配合,形成了运转高效的防汛工作体系。组织了多支防汛应急小组,赶赴辖区内各个易积水点位进行地毯式排查。通过积水点监控系统与实地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实时掌握积水情况。针对排查出的积水点,工作人员迅速采取行动,打开排水井盖、清理排水口杂物,加快排水速度。同时,设置警示标识,安排专人值守,提醒过往行人、车辆注意安全。据了解,本次强降雨期间,该辖区未出现严重积水情况,各主要道路通行正常。加强对排水设施的巡查与维护,确保排水设施正常运行。一旦发现排水设施故障或堵塞,立即组织人员抢修和清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该局还与其他相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协调联动,共同做好排水防涝工作。加大对主次干道的巡查力度,确保道路畅通无阻。及时清理因降雨导致的倒伏的树木、散落的杂物等障碍物,极力避免因积水和交通拥堵引发的安全事故。同时,加强对交通秩序的维护,全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新华区环境卫生服务中心全力应对降雨三举措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为有效应对降雨天气,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和城市环境整洁,该中心迅速行动,周密部署,采取三项针对性举措,全力做好道路畅通与环境卫生工作。一是迅速启动预案,高效开展雨天应急作业。 中心第一时间启动特殊天气应急预案,明确作业流程与标准,预先调配充足人员、车辆及工具。降雨期间,集中力量开展道路清淤、积水排除、淤泥冲洗及垃圾清扫等专项工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市民安全顺畅出行。二是聚焦排水畅通,强化重点部位清淤保洁。 针对辖区易涝风险点,组织精干力量上路作业,重点加强对低洼路段排水口周边杂物的清理。同时,安排专人巡查并清掏雨水箅子,确保排水管网畅通无阻,有效预防路面积水,切实守护市民“脚下安全”。三是借力雨水资源,深度清洁恢复城市面貌。 实施“借雨洗城”精细化作业模式,充分发挥机械化优势,科学调度洗扫车、洒水车与高压冲洗车联合作业,对护栏底部、道路标线、路沿石等部位进行深度冲刷。环卫工人同步对路边缝隙、雨水篦子、涵洞桥下等卫生死角的积尘淤泥进行彻底清理。针对油污路段,预先撒布火碱水,利用雨水冲刷去污;对主要易积水路段,及时进行推水作业,最大限度减少积水影响。

截至目前,在本轮应对工作中,环卫中心日均出动人员386人;出动车辆32台,作业140台次,排查清理雨水篦子80处,有力保障了辖区道路的安全畅通和环境卫生的整洁有序。

卫东区城市管理局织密防汛与民生“双防线” 

面对强降雨天气,该局闻“汛”而动,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双线并行筑牢防汛安全网与民生服务线。白昼间,工作人员坚守一线,紧盯下穿式涵洞桥的水位变化与通行状况,实时监测、动态预警;夜幕降临时,迅速启动民生应急响应机制,秉持“接诉即办、事不过夜”的原则,第一时间响应群众诉求。当接到市民反映犬只伤人事件后,执法人员携带专业工具火速赶赴现场,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完成涉事犬只的捕获与安置,并同步对重点路段违规停放车辆开展专项整治,通过柔性劝导与规范管理,切实保障道路通行顺畅,以实际行动践行“还路于民”的服务承诺。在防汛保障工作中,该局坚持系统谋划、精准施策。通过细化应急预案、明确岗位职责,构建起“责任到人、协同联动”的防汛工作体系;组织专业力量对城区低洼易涝点、下沉式桥涵等关键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实行专人驻点值守、加密巡查频次,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处置。

同时,全面检修窨井盖、雨水篦子等市政设施,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户外广告,修剪供电线路周边危树,从源头上杜绝次生灾害发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畅通信息传递渠道,确保突发事件响应迅速、处置高效;对抽水泵、防汛沙袋、应急照明设备等防汛物资进行全面清点与维护,建立动态管理台账,确保物资储备充足、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为城市安全度汛提供坚实保障。

 

 

统筹:李庆辉

审核:刘海燕

来源:各相关单位信息宣传员

排版:彭 辉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