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作者:赵世恩
时间:2025-07-25
点击量: 次
为助力夜间经济发展、促进消费升级,平顶山市城市管理局精准施策,全力支持并规范城区商户外摆与夜市摊点经营秩序,在提升市容环境品质的同时,为城市注入更多管理温度,守护浓厚的市井“烟火气”。
一、组织保障:专班牵头+分包联动,提升政治站位
市城市管理局将商户外摆、夜市摊点规范管理列为重要政治任务,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专班,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推进。市政协副主席、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彭涛提出地摊外摆“3+N”工作模式,兼顾统一性与灵活性。通过3次专题推进会,组织专班与市区相关部门联合“把脉问诊”,会商解决实际难题。为强化督导效能,实行领导班子分包各区督导责任制,对商户外摆及夜市摊点开展定时与不定时检查;专项治理办公室落实工作日调度、每周讲评制度,累计整改问题430个(次)。针对各区执法人员不足的情况,组建应急支援队伍,形成市区协同发力的工作格局。
二、制度保障:责任明晰+政策引领,筑牢推进根基
对全市814个店铺外摆点和夜市摊位进行逐一排查,分类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单位及具体负责人,为精细化管理服务奠定基础。借鉴先进地市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印发《关于做好夏日经济和地摊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统一外摆区域、经营时间及卫生标准,同时鼓励各区结合实际完善创新。在日常管理基础上,配套出台《关于重大节假日期间各县(市、区)经营周边秩序维护和卫生保洁工作的指导意见》《节假日期间重点区域市容秩序及环境卫生管理保障细则》,为全域全时段规范管理提供制度支撑。
三、交通保障:联动执法+精准引导,畅通出行脉络
针对高阳小区等市民多年自发形成的夜市摊点,高新区城管局在规范经营的同时,联合交警部门加强巡查值守;面对啤酒节、音乐会等重大特色夜市活动,卫东区、示范区政府(管委会)组织公安、城管、应急、消防、医疗等多部门联合维护现场秩序,保障市民在安全欢乐的氛围中消费。重点在交通节点、非机动车停放点安排专人定点值守,引导机动车、非机动车有序停放及行人安全通行,确保交通顺畅,让市民轻松抵达、便捷离场。
四、卫生保障:机械清扫+人工保洁,守护洁净环境
采用“机械+人工”协同清扫保洁模式,全面强化卫生保障。经营前,各辖区完成周边道路冲刷洗扫,商户在经营区域铺设整洁防油毡,营造清新环境;每个餐桌配备小垃圾桶,既引导消费者自觉维护卫生,也便于商户按承诺及时清理散落垃圾,环卫部门则实现周边垃圾“随产随清”。针对人流密集、垃圾量激增的情况,通过增设垃圾桶、增配保洁人员,确保垃圾“有处可投”,让夜市及周边始终保持清爽洁净。此外,市城市管理局拟投入5万元,为困难商户购置垃圾桶和防油毡,提供实际帮扶。
五、服务保障:安全排查+暖心服务,传递城管温度
坚持“安全与服务并重”,各区城管部门对摊点瓶装液化气罐逐一检查,全面排查燃气安全隐患,保障燃气使用安全。执法队员在履职中主动延伸服务,为群众提供场地指引、政策咨询,通过发放告知书、现场讲解法规、约谈提醒、规范执法等方式开展管理,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供体力协助,以实际行动传递城管温情。
统筹:李庆辉
审核:刘海燕
作者:赵世恩
排版:张春丽

豫公网安备 410402020001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