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推荐: 城市管理 行政处罚
您的位置: 首页 > 城管执法 > 城市综合执法
平顶山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迎“汛”而上 全力做好防汛应急工作

来源:

作者:

时间:2024-07-10

点击量:

近期河南省气象台接连发布暴雨蓝色预警,平顶山将迎来新一轮强降雨,按照省住建厅、市委、市政府及局党组的通知要求,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迅速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到分包易涝点查看积水情况、防汛值守,开展城市应急排涝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

一、强化安全意识,筑牢防汛安全“防火墙”。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召开防汛应急工作部署会,市城市管理局党组成员、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支队长要求全体执法队员思想认识要高度警醒,责任落实要狠抓到位,隐患排查要主动深入。

二、深化未雨绸缪,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一是排查隐患,筑牢汛期“安全线”。安全度汛,排查整改防汛隐患至关重要。各大队围绕防汛分包点位、对照防汛重点,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汛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无盲区、无漏点。同时建立了工作台账,明确了整治主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了动态清零,一时无法完成整改的,落实应急度汛措施,确保安全度汛。二是储备物资,夯实防汛“保障线”。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备足了各类防汛物资,做到有备无患。支队党委要求各大队要从大局出发,本着“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按要求备足各种(类)防汛物资、器械,对所有防汛物资要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分类存放,做到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严格管理,一旦汛情出现,能立即调出投入使用,做到关键时刻“拉得出、用得上、顶得住”。三是迅速响应,拉好度汛“警戒线”。各大队切实增强做好防汛值班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认真落实领导带班制度和汛期值班工作,做好防汛联络畅通,对雨情、汛情、传递及时准确,一旦有大的汛情、险情时,必须及时妥善处理并按程序上报。确保发现汛情能够第一时间到场,出现问题能够第一时间处置,为居民筑牢“安全墙”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落实精准分包,严守防汛备汛“安全堤”。执法一大队根据局党组和支队党委的防汛工作要求,抽调20人成立防汛应急队伍对平安大道陈庄沟铁路桥涵积水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截至今日共出动执法车辆8台次,防汛人员32人次,通知市民挪移车辆15辆,引导车辆避开深积水区安全通行200余辆次。在7月5日、7日晚的特大暴雨中,短时间强降雨造成桥下积水迅速上涨,最高达近四十厘米,防汛人员迅速采取断行措施,置设断行标志牌、反光锥、警戒线,疏导车辆从两侧人行道通行或绕行。待积水下降到20厘米以下时,及时撤离禁行标志,引导车辆安全通行,在防汛工作中,既保障了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又提高了道路的通行效率。执法二大队防汛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密切关注新平宝路国铁立交桥下积水点的积水情况,及时、高效地采取排水措施,力保道路畅通无阻。尤其在天气变化时,更是严阵以待。一旦出现降雨,防汛人员总是第一时间奔赴分包点,密切留意雨量水情。当积水点积水超过 20 厘米时,迅速在积水点两端设置醒目的警戒线和反光锥,在水深危险地段安排专人盯守看护并进行引导,全力保障行人车辆的安全。从7月5日至今晚前,共出动车辆9台次,出动防汛人员36人次。执法三大队根据人员实际情况,将防汛人员分为5个应急小组,明确小组长,安排值班表。要求汛期应急人员24小时电话开机,保持通讯畅通,做到以“雨”为令,随时出动。同时,明确大队领导实行带班制度。今年汛期以来,共出动防汛值守4次,防汛应急人员25人次,应急车辆8台次。光明路涵洞桥值守点因积水采取临时断行措施2次,电话通知驶离停留在桥涵的车辆20余台,保障了值守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下一步,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保障措施,排除安全隐患,牢守防汛安全底线,全力以赴做好汛期防汛应急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