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数字化城管
作者:赵锐
时间:2023-04-01
点击量: 次
城城市管理“千丝万缕”,但“一丝一缕”关乎城市质感。为助力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市智慧城市运行服务中心不等不靠,主动作为,聚焦问题发现,突出整改落实,以科技赋能“绣花功”,充分发挥统筹调度、服务民生作用,巧用“加减法”,答好“创文卷”,为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助力添彩。
宣传发动,在压实责任上做“加法”。第一时间召开创文动员会,传达学习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和市城市管理局创文动员会精神,解读最新测评标准,对创文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动员全员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创则必胜的信心投入到创文工作;以正面宣传引导,形成“闷头干、抬头干、比着干”的良好氛围;以任务驱动焕发活力,对标任务强化落实,迅速下沉一线,“包路分段”严格督导巡查,确保文明创建工作见实见效。
网格管理,在问题采集上做“加法”。以全市44个“单元网格”合理规划采集班组,按照“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的要求巡查城市管理问题,重点加强对主次干道、公园游园、学校、医院、市场周边等区域的事部件采集力度;利用智能采集车对外围区域、城乡结合部全方位排查市政设施类、市容秩序类、环境卫生类问题,梳理并将发现问题的类型、路名、方位形成案件上报指挥中心,为创城列出问题清单,提升问题督办的精准度。
快速处置,在工作程序上做“减法”。坚持“为民服务无小事”工作理念,以办好群众关心的小事为切入点,信息采集员在发现上报各类城市管理问题的同时,对可以自行解决的小广告、垃圾袋、移位井盖等“微小”事件随手处置,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摊点、噪声污染等现象提前做好宣传教育,确保在能力范围内快速解决问题,减少了中间环节,既缩短了工作流程,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协调联动,在问题处置上做“减法”。充分发挥24小时全时段值班优势,利用智慧城管系统,及时受理采集员上报、群众投诉案件,按照“信息采集-案卷建立-指挥派遣-案件处理-信息反馈-核查结案-综合评价”闭环处置流程,从问题发现、处置到结案进行全过程监管,使事(部)件问题有效即时处置;对于超期未解决的城市管理问题,采取“电话催办、现场督导、回头看”三步法,主动与责任部门沟通协调,现场“把脉问诊”,及时解决市民身边的难心事、烦心事、愁心事;将文明创建工作与案件办理相融合,结合创文“三项考核”,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的评价考核机制,全方位对责任部门工作实绩进行量化考核,以“结果评价”督促“工作过程”,推进问题整改落实,疑难案件清零。
近期,市智慧城市运行服务中心已积极协调处置龙翔大道与梅园路交叉口西线缆垂落、湖滨路西湖岸水库沿线生活垃圾、湛北路与东环路口西人行道无主井盖缺失、黄河路东段南车道污水井盖破损等城市管理问题30余件,跟踪处置新华路与和顺路向北200米路东、一矿南风井小区门前、诚朴路与湛北路向北100米路东、光明路与联盟路口向东50米路北等污水满溢问题6件,不断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努力打造“有品质、有口碑、有活力”的魅力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