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推荐: 城市管理 行政处罚
您的位置: 首页 > 他山之石
深圳努力在垃圾分类上争做先行示范

来源:深圳特区报

作者:

时间:2023-09-20

点击量:

10834947.png

龙岗能源生态园外观。

10834947.png

高校学生代表走进深能环保龙岗能源生态园。

  9月1日是《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三周年。这三年来,《条例》在深圳落地、生根、结果,深圳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和标准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9月13日下午,“《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三周年宣传活动暨高校开学第一课启动仪式”在深能环保龙岗能源生态园开启。通过活动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加大普法力度,推动《条例》的进一步贯彻实施。

  本次活动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主办,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深圳市垃圾分类公益服务联盟、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承办。

  久久为功办实事

  深圳四类垃圾回收处置量“三增一减”

  《条例》推动深圳垃圾分类从“倡议时代”进入“强制时代”。宣传活动现场播放了《条例》三周年的快闪视频,总结三年来垃圾分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同时,人大代表肖幼美、杨勤,垃圾分类推广大使王石、郎朗,垃圾分类优秀物业代表和志愿者代表等也纷纷录制宣导视频,殷切表达对《条例》三周年的祝福与期盼。

  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分类中心主任梁治宇介绍,在各区以及广大市民朋友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在全程管理、全链提升、全域推进、全民参与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与三年前相比,深圳四类垃圾回收处置量实现“三增一减”。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50.3%,有害垃圾回收量增长49.1%,厨余垃圾回收量增长200%,其他垃圾处置量下降7.9%。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和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48.8%和87.7%,位居全国前列。其中,厨余垃圾分类难度大,其分类率是评估垃圾分类工作的关键指标,深圳厨余垃圾分类率达到26.1%,远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定的20%标准线,全市生活垃圾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得到长足提升。

  通过数据看变化,这一串串简单直观的数据背后,映衬着的是一幕幕入户宣导、精准投放、现场督导、减量处理的鲜活场景,凝聚着的是一个个坚持垃圾分类的市民、家庭以及小区踊跃参与分类投放的正向能量。

  接下来,《条例》三周年宣教工作,还将持续开展“知识竞赛”“熊熊看分类”“科普馆参观”“达人评比”“点亮蒲公英”“爱心童市”“芬享嘉年华”等七大系列主题活动,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

  其中,关于“点亮蒲公英”线上活动,市民可通过微信搜索“深分类”小程序,进入“点亮蒲公英”专区,或通过“深分类”和“美丽深圳”公众号的推文活动入口参与行动。通过全民线上分类打卡、每日签到等方式获得能量值,积累的能量都可用于点亮所在街道的“蒲公英”标志。市民贡献的能量越多,标志亮度越亮,所在街道和行政区在全市地图当中的亮度也就越高,从而直观展示各区各街道生活垃圾分类实践参与热度。此外,连续打卡14天的市民还将获得特别的感谢语,作为对持续参与行动的鼓励。

  科普宣教领新潮

  高校开学第一课走进龙岗能源生态园

  近期,龙岗、南山、龙华等区联合18所高校开展高校开学第一课,组织蒲公英志愿讲师走进高校,开展垃圾分类讲座,普及分类知识,传播环保理念,促进分类习惯养成。

  昨日,高校学生代表走进深能环保龙岗能源生态园。学生们依次参观馆内深能印象、数控之眼、命运与共、生态绿谷、水生之境五大主题空间,了解城市固体废弃物处理工艺过程,学习垃圾分类焚烧在园区内无害化处置的科学知识。不少学生感叹:“原以为垃圾处理厂脏乱不堪、臭气熏天,从来没想过‘垃圾分类’还和‘艺术观赏’融为一体。”

  在接下来的参观中,学生们领取任务卡,积极思考,解锁《条例》三周年互动打卡任务。高校学生代表赵佳临表示,此次活动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体验等方式,将垃圾分类教育自然融入,宣传普及垃圾分类政策法规、专业知识。作为新一代大学生,更应该推动垃圾分类成为校园低碳生活新时尚。

  据了解,深能环保龙岗能源生态园,建设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5100吨,是世界最优排放水平的垃圾发电厂之一,也是国内该行业唯一入选国家重大工程档案项目。根据生态环境部有关数据,在504家垃圾焚烧企业参与的“2020年烟气减排控制能力评比”中,龙岗能源生态园排名第一。

  传递文明多维度

  全方位推动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在《条例》实施三年取得成效的背后,是深圳高质量抓好垃圾分类五大“维度”,全方位推动习惯养成。

  规范执法检查“尺度”,执法有态度更有温度,垃圾分类落地出成效。城管部门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建立了市、区、街道、社区四级行走督察机制,以及覆盖集贸市场、商务写字楼等14类公共场所的联合检查机制。今年5月份,深圳市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创新科普形式,让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熊出没”(熊大、熊二)化身“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推广大使”,走上“熊熊看分类”普法宣传品牌栏目,栏目线上线下双线并行,潜移默化传递“垃圾分类新时尚”。

  提升系统运行“精度”,分类体系涵盖全过程,有效避免“前分后混”。在前端,深圳全面推行“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分类模式,在住宅区(城中村)设置2.1万个生活垃圾集中分类投放点。在中端,对各类垃圾实行专车专运,已配备各类收运车辆3240台。在末端,加快建设进度,建立各类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147座,其中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6693吨/日。

  拓展宣传教育“广度”,多层级动员社会,市民参与更踊跃。一方面,深圳城管部门实施“蒲公英计划”,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公众宣传教育,获住建部向全国推广。开展“蒲公英校园”建设,培育3256名蒲公英教师。1792所学校开展“牛奶盒资源清洗回收行动”,共回收牛奶盒约460.48吨,约5756万个。另一方面,深圳垃圾分类科普教育基地也在大显身手。建成27个市-区-街三级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体系,示范教育基地数量全国领先。

  强化基层治理“力度”,党建引领抓实抓细,分类融入社区治理。过去两年深圳启动实行垃圾分类百分百行动,评选出200个“百优社区”和22名“百分书记”,树立了典型示范。从2023年开始,以街道为实施主体,以社区为行动单元,以前端分类投放为重点,以信息化管理为支撑,以“工作要求百分百落实、14类场所百分百到位、全市社区百分百达标”为主要目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垃圾分类融入基层治理“百分百行动”全覆盖工作,争取用三年时间持续夯实垃圾分类工作基层基础。

  提高为民服务“温度”,过程监管更智慧,公众互动更高效。以人为本,市城管部门畅通民生诉求响应机制。今年1月至7月,市环卫主管部门通过巡查督办系统向各区派遣环卫案件共计5329宗,已结案5193宗,结案率为97.4%。便民惠民,市城管部门上线公众互动服务平台。开发启动“志愿督导预约平台”“垃圾分类科普教育馆预约系统”“志愿讲师预约系统”“垃圾分类查询系统”等小程序,让市民轻松、高效、便捷了解和参与垃圾分类。

  接下来,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着力构建覆盖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分类投放、收运清运、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的“全口径、全过程、全链条”垃圾分类体系,强化全民知晓、全民参与,形成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的闭环局面,扎实做好垃圾分类这件“关键小事”、“民生大事”。(深圳特区报2023年9月14日星期四A05版)


附件: